下面有一段来自网络女孩的陈述:

我第一次深爱过的男人是在夜店认识的,虽然之前我都不愿意承认,但是时过境迁之后,我明白那样的爱情注定是昙花一现,或许说算不上开放。我并不是个不三不四的女人,虽然我喜欢去夜店,那也只是为了减轻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压力。每次到了周末,我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夜店唱歌、喝酒、跳舞以释放压力。

那一天是周五,我和朋友们约好去夜店玩,在那里我第一次遇见了他。他是那种很养眼的男孩,高高的个子,精心打理过的头发,时尚的穿着,这一切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熠熠生辉。

他就像是这个夜店的焦点,很多“小美眉”都会不自觉地跟他跳舞调情,他的身边也总是围着非常多女孩子,他们喝酒,玩骰子,玩得非常高兴。

我一直在远处看着他,虽然希望接近他,但是却不想自己和其他女孩子一样,被他当成过客。最终,我都没能鼓起勇气走到他的身边,因为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合理相识的方法。

隔天晚上,抱着希望再次遇见他的心情,我一个人去了同一家夜店。为了吸引他的注意,我走到舞台上跳舞,因为我之前学过舞蹈,有一定的功底,所以可以说是震惊了全场,吸引了很多男人的目光,自然也有他。

后来他终于走向了我,给我点了一份饮料,我们在一起跳了一支舞。从那天开始他就对我展开了猛烈的攻势,他几乎每天晚上都邀请我去夜店,我都会如期而至。三个月以后我们在一起了。

我认为他并非看上去的那样花心,他对我的用心和努力甚至让我相信我们之间是有未来的,绝对不是玩玩而已。后来我拒绝再去夜店了,我希望我们在白天下过正常的恋人该有的生活,我希望我们能够一起上下班,体会平常人的幸福。我还会为他下厨煲汤、洗衣服等。然而在我改变了之后,他也慢慢地改变了,失去了五光十色的灯光照耀,我也失去了在他心中的神秘感。他渐渐地对我越来越冷淡,就像一只花蝴蝶被另外一些艳丽的花吸引而飞走了。

展开全文

我很不甘心,更加努力地挽回彼此的感情,但是我发现自己愈是努力,对方就愈是不屑,我们经常吵架。

他的身边总是不乏漂亮的女人,尽管那时候我们已经在一起,他承认我是他的女朋友,但他还是喜欢流连于夜店,和各种女人调情,而我则变成了家里的“黄脸婆”。对于这一切,我既生气,又无助。

一年半以后,我们的感情彻底决裂了,他每次去夜店,都骗我说要和朋友出去谈生意,我已经意识到我们的关系走不长远。就是在这个时候,我怀孕了,然而我并没有告诉他,因为我心里明白,告诉他,伤害的只是我自己。

也就是在做完流产手术的那一天,我跟他提出了分手,他也转身离去,没有任何留恋。

情侣总是将约会的场所选择在浪漫的西餐厅、黑暗的电影院等,这是因为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,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,戒备感自然会减少,而安全感也随之产生。在这种情况下,约会双方会有一种彼此亲近的感觉,交往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。因此,如果想要成功约会,选择光线昏暗的地方成功率要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地方。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“黑暗效应”。

黑暗效应之所以会产生,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,人们都会根据对方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的表现,比如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。对于一个自己不是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,人们会很矛盾,既有一种戒备感,又想把自己好的方面尽量展示出来,把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尽量隐藏起来。因此,两个处于交往前期的男女是很难进行高效沟通的。当黑暗登场后,彼此之间的感官失效了,人们认为在对方面前没有了危险,不需要伪装,也不需要提前进行表情的安排,所以更容易真情流露。而自己的感官失效后,人就会变得脆弱而敏感,而倾向于在黑暗中抓住同伴,这种感觉的吸附性非常强。

在一些特殊的场所,例如酒吧、歌厅等,总是能让人们产生莫名的亢奋,这个时候,人们更容易被情绪牵引,对异性产生异样的好感,这就是黑暗效应最形象的表现。

有一个男士非常喜欢一位女士,他多次约这位女士,比如和对方打棒球、看赛马、去郊游,但是每次都很冷场,双方谈话都不投机。这一天,他约那位女士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,酒吧浪漫轻柔的音乐让两个人都很放松,他们聊起了对未来的想象、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不满,他们甚至聊到将来想住什么样的房子,要去哪里旅行。这次谈话十分融洽,他们在回去的路上甚至拥吻在一起。在那之后,两个人感情的发展变得非常顺利……

一般而言,人们会认为黑暗带给自己的是恐惧,在黑暗中,因为视觉失去作用,所以人们会有一种不安全感,对周围的一切会充满戒备,然而黑暗效应证明,对于情侣之间而言,选择这样的场所约会则能适得其反。

当然,选择黑暗的场所也应当有智慧,我不建议你带对方去前不着村、后不着店的野外,因为那样做给对方的感受只能是恐惧。选择昏暗的约会场所一定要有娱乐的性质,如酒吧、歌厅,这种地方都是朋友之间去娱乐的,去这里给人的直观感受就是快乐和喜悦,它的危险系数很低,能让对方处于娱乐状态而身心放松,涉及恐怖的因素几乎为零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